买房者如果因个人信用记录不良等问题造成银行不予放贷,购房者的合同履约能力就可能会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因此,在购房合同中应事先妥善约定,要求开发商注明如果因申请银行贷款达不到预期金额或银行拒绝贷款而导致购房失败,买卖双方均可解除合同,买房的人可并要求开发商退回所交款项。
购房合同中应明确双方的违约责任,包括购房者要求退房、不按期付款等情况,以及开发商要求换房、不按期交房、强行交房等情况。约定违约金时,应注意在合同中约定较高的违约金,以对购房者有利。此外,在可能的情况下,还应列举开发商的各种违约情形并约定相应的违约责任或赔偿相应的损失的计算方式,以保证违约条款的实施。
购房者往往被开发商宣传的广告吸引,因此,购房合同中应将广告内容写入补充条款,使其成为开发商应承担相应的责任的承诺。并约定如果没办法实现,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开发商承担一定的违约责任。
购房合同中应约定套内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共有面积,并明确建筑面积不变而套内建筑面积发生误差以及建筑面积与套内建筑面积均发生误差的解决方法。一般来说,如果误差超过3%,买房的人可要求退房。
购房合同中应准确约定房屋的计价方式和总价,并明确如果房价涨价,仍按照合同上的价格执行。
购房者在签约时应认真审查商品房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并将质保书作为合同的附件。在合同中应约定墙体、地面、顶棚平直度、防水情况等质量问题。
购房者应要求开发商在合同上明确列出相关联的费用由谁承担,并要求开发商在合同上写明入住就可以使用的设施。
购房者可要求开发商在合同上写明按照规划要求配建的公共建筑设施及特别宣传的地下车库和会所与住房同时交付使用。同时,还应约定如果在规定日期内未达到使用条件,购房者是不是能够选择退房,并明确违约金和房屋保管责任的承担方式。
合同中应明确基础设施包括供水、供电、供热、燃气、通讯、电视系统、道路、绿化等设施能够入住即使用。
通过以上的条约和需要注意的几点,购房者可以在签订购房合同时更加明确自己的权益和责任,避免也许会出现的纠纷。购房者在签约前应仔细阅读合同内容,并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咨询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