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福州市民郑女士在晋安区茶园街道北环中路一家“德盛堂医药商铺”购买了两盒三精葡萄糖酸锌,货架上标价每盒23.8元,可结账后郑女士发现小票上的价格为32元,质疑药店低标高结诈骗顾客。现在,药店已交还差价16.4元。
郑女士介绍,8月1日晚上8点多,她带着两岁的女儿在这家德盛堂医药商铺购买了两盒三精葡萄糖酸锌和一盒益母草,并刷医保卡结账。结完账郑女士发现,医保卡总共被刷走了93.8元,小票上三精葡萄糖酸锌每盒标价32元。“其时我看货架上标的是每盒23.8元,店员却说标签和药品不符。”郑女士随即提出疑问,奉告店员标签上的药品称号与药品是共同的,但店员却不理睬。
郑女士拍下相片,随后拨打12315向晋安区商场监督管理局投诉,要求药店交还多收的16.4元。
8月8日上午,海都记者在德盛堂医药商铺看到,放在三精葡萄糖酸锌方位的标签已被撤下。店长表明,店里卖的三精葡萄糖酸锌分为两种,一种是标有OTC的非处方药,一种是保健食品,两种价格不相同。“郑女士买的是价格32元的非处方药,但标签上是保健食品的价格。”店长和记者说,是实习生将药品放错货架了,而该实习生已于数月前离任。
昨日上午,记者将状况反映给晋安区商场监督管理局,随后,该局人员前往药店做出具体的查询。该店曾对记者说是实习生放错方位,但面临执法人员又改口说因为店内工作人员工作失误,误将该药品的价格标为23.8元。
昨日下午,晋安区商场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回复记者,依据现场查看状况,商家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执法人员当场作出处分决定书,予以正告,并要求药店向顾客交还差价16.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