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地陆续入冬,当前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时期。有关部门监测显示,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为主,除此以外还有鼻病毒、肺炎支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分析认为,近期我国急性呼吸道疾病持续上升与多种呼吸道病原体叠加有关。
伴随近期抗病毒药物销量持续“井喷”,经销商、连锁药店以及药厂都在忙生产备货以应对市场需求。以广州本土出产的香雪抗病毒口服液为例,部分终端药店的销量较平时增长了3~4倍,该公司正调节产能“火力全开”保证供应,近期不排除市场需求继续拉升的可能性。
近期我国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以流感为主。有关部门提示,大医院人员密集,等候时间长,交叉感染风险较高,家里如有儿童患病症状较轻,建议首选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或综合医院儿科就诊。据悉,目前,全国各地卫生健康部门已在官方网站和政务微信平台公布本地能够给大家提供儿科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信息,并将及时来更新。公众要坚持戴口罩、多通风、勤洗手的卫生习惯,倡导“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积极接种相关疫苗,出现呼吸道症状时要做好防护,保持社交距离,避免家庭、单位内交叉传染。
疾控专业的人介绍称,多病源监测结果为,近期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不同年龄群体流行的主要病原体不同。1-4岁人群以流感病毒、鼻病毒为主,5-14岁人群以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腺病毒为主,15-59岁人群中以流感病毒、鼻病毒、新冠病毒为主,60岁及以上人群以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和普通冠状病毒为主。
据11月23日国家流感中心发布的最新一期《流感监测周报》,11月13日至19日,我国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持续上升。其中,南方省份哨点医院报告的流感样病例占比为6.4%,略高于北方省份,也高于前一周水平(5.5%)以及2020年至2022年同期水平(3.7%、3.4%和 3.0%)。
近期,前往广州医院就诊的流感患者明显增多,好在就诊现场总体有序。有患儿家长表示,儿科急诊排队现象仍较突出,当天其就诊时前面排队超过30人,多数患儿是前来诊治感冒发烧或者久咳不止的。
此前就有专业的人介绍称:“就儿童而言,目前也有更多中成药产品能选择。比如适用于风热证型的香雪抗病毒口服液,更适合广东地区的人群祛湿。抗病毒口服液也可以适当给孩子服用,临床看来用药效果不错。若孩子舌红苔黄、喉咙比较红、大便比较干结,这类病人就更适合。感染后24小时内就能服用,有助于清热解毒。”
作为“广州制造”中成药代表之一,香雪抗病毒口服液以张仲景《伤寒论》“白虎汤”和清代名方“清瘟败毒饮”为基础加减而成,具有清热祛湿,凉血解毒功效。临床上大范围的使用在治疗感冒、流感、上呼吸道感染、腮腺炎、病毒性结膜炎、手足口病等疾病。
据悉,香雪制药是抗病毒口服液的原研单位和国家标准的起草单位,其抗病毒口服液拥有专利挥发油包合工艺,能更好地保留有效成分,综合发挥抗炎、退热、免疫调节等作用,体现了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疗效优势,多年来一直是该品类的市场第一品牌。此外,香雪抗病毒口服液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入“中医药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甲流)系统研究与体系建设”的广东省生产的口服抗流感中成药,也是广东省在WHO国际临床试验注册一级平台——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循证临床的抗流感中成药。
在广州市内多家连锁药店的显眼的位置上,此时都已摆上了香雪抗病毒口服液、橘红痰咳液、维C、西瓜霜等众多具有清热解毒、缓解咽喉不适等功效的中成药。有工作人员表示,因感冒咳嗽类药品需求激增,药店专门调整了货架,留出了更多的货架空间放置感冒用药,让顾客更方便选购。线下连锁终端药房包括大参林、海王星辰等方面反馈称:感冒咳嗽品类的销售额在最近一个月环比增长达到50%以上。“以大参林龙津东路门店为例,最近前来购买消炎止咳类以及清热解毒类药品的顾客非常多,相关药物销量较上个月增长了两三倍。”大参林方面表示。有药店反馈,香雪抗病毒口服液等中成药依然是消费的人的常备首选药物之一。
广东日兴药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秀文表示:“以香雪抗病毒口服液为例,环比来看,我们的零售终端销量翻了一番,下游端的进货量增长了140%,市场备货需求目前还在持续增长中。实际上,单纯感冒类产品近期的整体销量只增长了20%,香雪抗病毒口服液跑赢了整个品类,原因是其作为一个成熟产品,品牌在市场上的认可度非常高,厂家进行的消费者科普、营销活动也都非常及时。”
“近期清热解毒类、感冒咳嗽类产品销量大增,发货超过了30%的增长,其中香雪抗病毒口服液还有香雪橘红痰咳煎膏的增长很突出。好在我们早做了准备,备货情况较为理想,目前比正常备货多储备了两三个月的药物量。”广东顺安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肖进表示,抗病毒类药物的流通非常快速,周末也常收到药店或者诊所方面的用药需求,因此近段时间都在加班加点送货,接下来还会依据市场需求动态调整备货量以保证市场供应。
受甲流等多种上呼吸道疾病多发因素影响,自今年四季度开始,香雪制药生产的抗病毒口服液销量开始直线攀升,出现订单排队的“供需两旺”现象,线上线下药房都在“加码”进货。香雪制药制药事业部总经理谭光华表示,目前香雪抗病毒口服液在终端整体销量同比大增,销量相比平时增幅翻番,部分终端药店的销量甚至较平时增长了3~4倍,公司正在积极释放产能以应对接下来还将持续的销售旺季,当前要做的就是全力保供,助力大家平稳度过今冬明春的流感高发期。
广西中医药研究院中药资源团队在开展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和广西第一次林草种质资源普查中,发现石山油桐、美脉假糙苏、线叶度量草、广西割舌树、洞生香草、广西肺筋草6种高等植物新物种。
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这一最新调查数据意味着什么?对我们国家的经济和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有何重要意义?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20%~30%的公民科学素质水平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仍有不小差距,未来提升公民科学素质,还有哪些挑战?
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2023年中国专利调查报告》近日发布。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发明专利产业化率达39.6%,较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连续五年稳步提高。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大自然的底色,良好生态环境是美好生活的基础、人民共同的期盼。
中国科协16日发布第十三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的12.93%提高了1.21个百分点,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呈现提速增长趋势。
施工人员在做桥梁前移施工准备。呼兰河上,桥墩破冰器分外醒目;庆安制梁场的智能化保温棚内,一榀榀桥梁在蒸汽中凝固成型;哈伊高铁全线建成通车后,将不断满足广大群众的出行需求,为加快建设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贡献力量。
近日,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王树涛、副研究员时连鑫团队研发出新一代针对黏性渗出液,如糖尿病足渗出液的单向导液伤口敷料。该研究为高黏性渗出液引起的伤口愈合困难问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方案,在医用敷料、渗液管理等领域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作为一种新兴的林业信息化科学技术创新手段,智慧林业需要加强顶层设计,统筹指导与管理。回顾智慧林业的发展历史,我们显而易见,智能化革新慢慢的变成了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标志。
习指出“科学技术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同时强调“强化企业科学技术创新主体地位”。从内涵及本质要求来看,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而催生”。
在15日举行的2024春季核能可持续发展国际论坛上,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廷克介绍,截至目前,我国商运核电机组共55台,总装机容量5703万千瓦,仅次于美国、法国,位居全球第三;在建及已核准核电机组38台,总装机容量4480万千瓦。
最近几年,每隔一段时间,在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张冲就会发一个朋友圈。出于对新发现的严谨,团队决定与突变印记领域资深学者、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教授Steven G. Rozen联系,逐步扩大合作。
这是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我国深海探测将以“梦想”号为重要平台,构建深海地质地球物理探测和钻探技术装备体系,为人类认识、保护、开发海洋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创造一个超大深冷“冰箱”,提供20K(开尔文,20K即零下253摄氏度)以下甚至2K(零下271摄氏度)的超低温度的环境,并保证百瓦级到万瓦级连续稳定工作——大型低温制冷装备凭借这一能力,被称作“超级低温工厂”。
本工作中,研究团队在前期光热电探测器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在具有长波红外吸收能力的柔性聚酰亚胺衬底上构建了碲基热电异质结薄膜,制备出可集成、柔性、可穿戴长波红外光热电探测器。
4月13日至14日,第十三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奖”颁奖典礼暨2023中国AI产业年会在苏州举行,展示了我们国家的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沿。
中国工程院院士、鹏城实验室主任高文凭借在图像处理、模式识别、多媒体、虚拟现实、计算机视觉、大规模AI系统等领域的贡献,荣获吴文俊人工智能最高成就奖。
不只是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上海光源、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等大科学装置的运转也离不开大型低温制冷装备。
随着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建成并投入商运,我国高温气冷堆产业链已初步形成,具备产业化推广条件。
4月13日至14日,第十三届“吴文俊人工智能科技奖”颁奖典礼暨2023中国AI产业年会在苏州举行,展示了我们国家的人工智能的发展前沿。
4月12日,由该院自主研制的130吨级可重复使用液氧煤油发动机圆满完成两次起动地面点火试验。至此,这台发动机已完成15次重复试验和30次点火起动,累计试验时长突破3900秒,重复试验次数突破我国液体火箭主发动机试验次数纪录,为后续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首飞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