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公司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报告数据显示,公司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7.31亿元(YoY+6.56%),实现归母净利润8.10亿元(YoY+29.9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7.62亿元(YoY+36.79%),公司业绩表现符合此前预期。
毛利率、净利率均有明显提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略有增加,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略有下滑。2024年度公司毛利率为46.30%,同比+3.48pcts;2024公司净利率为14.50%,同比+2.53pcts,毛利率和净利率提升明显,我们判断根本原因是原料成本下降和产品结构升级所致。2024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14.89%/7.42%/3.13%/-2.87%,同比-0.31pcts/-0.01pcts/+0.32pcts/+0.52pcts,整体期间费用率略有提升。
商超、电商渠道发力,高档产品表现亮眼,华南地区表现好于别的地方。按渠道分类,公司2024普通/商超/夜场/电商营收分别为51.55亿元/1.98亿元/0.88亿元/0.71亿元,同比+6.00%/+46.71%/-4.72%/+20.51%,占比分别为96.30%/3.70%/1.64%/1.32%,普通渠道为主渠道,商超和电商渠道营收增速较快。按产品分类,公司高端产品主要为纯生啤酒、雪堡啤酒,中档产品主要为零度啤酒,大众化产品主要为传统啤酒等。2024高档/中档/大众化产品营收分别为39.04亿元/12.39亿元/3.68亿元,同比+13.97%/-11.41%/+13.48%,占比分别为70.84%/22.48%/6.68%,高档产品占比最高且增速第一。2024公司实现啤酒销量143.96万吨,同比增长2.62%,其中高档啤酒销量同比增长13.96%,啤酒吨价为3828.47元/吨,同比增长4.31%。按地区分类,2024公司在华南地区/别的地方分别实现盈利收入54.91亿元/2.40亿元,同比+7.45%/-10.37%,占比分别为95.81%/4.19%,华南地区为企业主要辐射地。2024经销商净减少98家,其中广东地区净减少114家。丰富产品矩阵规模,产品力持续增强。公司围绕着“啤酒+”突破品牌边界,和体育、音乐、美食元素相融合,积极举办了珠江啤酒·音乐节、联动了体育赛事和啤酒节等活动。公司积极地推进“珠江啤酒+珠江琶醍”的文旅双品牌建设,在园区内引入12个优品牌,例如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体育艺术品牌等。公司持续研发新产品,把握高端化、数智化趋势,推进柔性生产技术改造升级,推出新产品珠江P9、珠江啤酒1985等。其中“珠江啤酒-南越虎尊”获2023年度粤酒新锐产品奖。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当前公司高端化持续进行,有望通过释放高档产品利润维持稳健增长,且2024年原材料成本下降红利有望延续到2025年,提升公司纯收入能力,带动公司净利润保持提升。我们根据最新数据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5-2027年归母纯利润是8.96/9.67/10.59亿元(更新前为2025-2026年归母纯利润是9.02/9.70亿元),同比增长10.60%/7.95%/9.46%,对应EPS为0.40/0.44/0.48元/股,3月28日收盘价对应PE为25/23/21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市场变动风险,原材料供应及价格波动风险,行业竞争风险,食品安全风险。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珠江啤酒盈利能力平平,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是传播更多详细的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联的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2400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