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企新风采丨浏阳河集团: 从“0”到“∞” 实现“小杂粮、大产业”目标
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商超便利系列 > 商超配套设备

民企新风采丨浏阳河集团: 从“0”到“∞” 实现“小杂粮、大产业”目标

时间: 2024-05-26 12:18:44 |   作者: 商超配套设备

  • 产品概述

  新起点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湖南省工商联(总商会)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召开,开启了下一个五年奋斗新征程。为展示奔跑奋进中的省工商联(省总商会)副主席(副会长)企业新风采、新气象,广泛汇聚起推动湖南高质量高速度发展的磅礴力量,即日起,红网时刻新闻联合省工商联推出“民企新风采”栏目,讲述他们坚定不移谋发展,凝心聚力筑未来的精彩篇章。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兵 李丹 阳正坤 江雪 设计 成静岚 邓琴 实习生 邬雯轩 长沙报道

  “我们生产的都是纯绿色、无污染的高品质的产品,是从合作的农户中精挑细选耕制而成……”

  走进浏阳河集团直播间,货架上摆放着面、油,以及绿豆、荞麦、豌豆等90多种杂粮产品。镜头前主播们配合默契,激情满满地推介着自家的产品,一笔笔产品订单也应声生成,镜头外浏阳河集团董事、总裁郑晴正有条不紊,“把舵”着整个直播间的工作。

  “今年四月份我们开始直播,单场最高达到1800多单,观看人数最多2万人次,点赞量突破100万。”郑晴介绍,在疫情的冲击下,大家的消费观念变了,线上消费需求凸显,为了进一步打造“神豆·神洲杂粮”产品,浏阳河集团应势而变,成立浏阳河集团融媒体中心,对外开设了直播,在扩大对外效应的同时,也向大家普及湖南旱杂粮产业文化与发展。

  在常德汉寿浏阳河集团旱杂粮精深加工产业园,轰隆隆的机器轰鸣声中,一粒粒饱满的荞麦经过筛选后,从传送带上被送往了不同的目的地。颗粒大的做成了荞麦米,真空包装后走向了全国各地,颗粒小的加工成了荞麦粉、面、酱等精深加工产品。

  “别看一颗小小的杂粮种子,它与种水稻互相不占地,比如在屋前屋后和山坡上,玉米、大豆、绿豆等旱杂粮都可以种。”聊起旱杂粮,郑晴兴致盎然。而发展旱杂粮也像是一颗种子,埋在她心里许久了。

  “从2005年选择做杂粮开始,我们便通过大量的调研,发现湖南‘七山一水二分田’,旱杂粮是稳定全省粮食播种面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补充。全力发展旱杂粮有利于保障粮食安全,有利于农业结构调整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农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大有可为。”郑晴和记者说,可以说,湖南的旱杂粮产业从“0”到“1”,从无到有的过程中,我们浏阳河集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调查、研究、生产、创新……浏阳河在推动旱杂粮发展的过程中,乘风破浪、稳步前行。

  从2010年起,郑晴参与旱杂粮精深加工和产品创新研究,主持研发的“神豆”牌系列新产品获国家发明专利共22项,知识产权、注册商标56项,被评中国著名品牌。

  近年来,浏阳河集团通过不停地改进革新融合形成了旱杂粮科学育(选)种、标准化种植、规范化仓储及杂粮类产品(食品)研发、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结构。

  据郑晴介绍,旱杂粮产业园内已高标准建成存储量达3万吨的杂粮产品及种子仓储基地,同时承担着全省旱杂粮动态储备任务;按国际先进工艺水平建有杂粮面(粉)、粉、饮料、油、酱五条生产线和全国杂粮类产品研发中心,以及恒温储存室、检验室等。

  2020年,湖南旱杂粮作物面积、产量分别为1141.4万亩和376.2万吨,分别占全省粮食作物的16.0%和12.5%;实现总产值470亿元,占到粮食产业总产值的11.7%,规模总量位居全国前列。

  随着国民养生潮火热来袭,杂粮快速进入大众健康饮食的流行区域,市场需求持续不断的增加,湖南旱杂粮产业正在稳步壮大中。

  为了凝聚更大共识、汇集更大力量,2021年1月,在省农业和农村厅、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和省工商联的格外的重视和全力支持下,浏阳河集团牵头的湖南省旱杂粮产业联盟正式成立,10家科研院所、6家商协会、13个合作市县、80多家会员企业纷纷入盟,将省内与旱杂粮产业相关的科研机构、商会组织和生产销售企业凝聚成了一个整体。

  “联盟旨在打造‘小杂粮、大健康’、具有湖南特色的‘湖湘杂粮’公共品牌,为湖南乡村振兴、粮食安全、农业产业体系调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万企兴万村’行动,做出贡献。”郑晴说,“这不,在省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期间,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提交的《关于支持我省旱杂粮产业做大做强的建议》,是湖南省旱杂粮产业联盟群策群力的有力实践,为方案提供了有力的指导和遵循。”

  与此同时,联盟还以产业为牵引和支撑,拓展完善现有产业帮扶机制和模式,建立与农户更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携手农民共闯市场,让更多农户参与到企业的产业高质量发展中来,共享企业未来的发展成果。不仅促进了贫穷的地方群众生产致富,还实现了企业产业升级和健康发展。

  截至目前,湖南省旱杂粮产业联盟企业已对接39个县、121个村,带动10.72万户农户发展旱杂粮生产。

  如今,“小杂粮大健康,人们吃饱后追求的目标是吃好、吃健康。”不仅是浏阳河集团的语录,已成为一种流行。

  去年9月份出台的《湖南省“十四五”粮油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提出,重点培育“湖湘杂粮”公用品牌,推广杂粮生产、加快产品研究开发,将旱杂粮打造成新的“千亿产业工程”。再次为湖南的旱杂粮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项目支撑是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郑晴表示,下阶段,通过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与旅游休闲、健康养生等产业深层次地融合,为农业价值链延伸提供广阔空间,将实现从“1”到“∞”“小杂粮、大产业”目标,放大湖南杂粮的金字招牌。

  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杂粮产业寄托了浏阳河集团人的梦想。随着湖南杂粮产迈开了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步伐,希望的田野上处处涌动金色的希望,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激荡在湖湘大地上,为发展杂粮产业注入源源不竭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