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利店缺少的更多是消费的人所需要的商品
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商超便利系列 > 收银台烟酒柜

便利店缺少的更多是消费的人所需要的商品

时间: 2024-08-07 09:00:30 |   作者: 收银台烟酒柜

  • 产品概述

  7-11开第一家门店的时候,80辆配送车在门前排队,就只为了一家门店配送商品。

  “其实,归根结底是7-11这样的便利店需要面临一个最严重的问题——缺货。这一问题从便利店一出现就存在,这是由便利店门店和商品SKU数决定的。”日本早稻田大学川边信雄教授告诉《灵兽传媒》。

  他指出,在日本,便利店的定义是“以提供精选的食品、快餐、乳制品、服装、杂货、其他日用品以及特殊品,最大限度地提高顾客的满意度为特质的零售店。在规定上,一般是100平方米作为标准,经营品项数2800~3000种。”

  这也使得便利店需要及时作出调整商品结合,更精准地预估销售与订货,减少缺货。

  不同于国内将便利店划分为超市的一种业态,在日本,便利店的目标顾客是个人,而不是家庭。这一点在选址、选品以及促销等经营过程中有着完整的体现。

  在7-11的体系里,销售额是消费的人需求与商品品类想吻合的部分,就像两个相交的圆,重合的部分越大,销售额才会越高。

  便利店都是按照单品管理,通过数据分析非常容易就会发现哪些是畅销品,哪些是滞销品,畅销品不缺货,滞销品不废弃,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销售,降低损耗。

  因此,如何开发新品、如何调整商品结构、如何淘汰商品、如何订货、如何报损……都被归类到单品管理的范畴里,主要有两种方法,一个是看历史数据,另一个是经验,不断地尝试验证。

  1、店铺通过数据看门店的信息(商圈、消费者分析)等选择商品,剔除滞销品;

  2、搜集系统数据上反应不出来的信息,比如天气、附近活动(比如学校运动会),预测单品销量;

  众所周知,日本的便利店大部分是加盟店。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底,全日本有19423家7-11,其中直营店占比不到3%。

  1、开放账户系统。即加盟方可以完全了解门店商品及总部给到周边信息,并实时分析和指导。

  3、保证最低所得。总部给到加盟主一个最低收入保证,降低加盟主的风险。“这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点。”川边教授强调。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以7-11为代表的日系便利店正在发生新的变化,演变出新的门店,具体体现在:

  2、品类增加,开始增加一些蔬菜水果,与食品超市的区别越来越小。例如罗森开出的罗森100,里面所有商品全都100日元,包括蔬菜、水果、文具、日用品等。

  3、线上线下开始融合,导入电商业务。以7-11为例,在门店能够直接进行商品销售和服务,同时7-11电商网站(7dream和esbooks在2013年合并)开始实行全渠道化,加入了银行金融业务(ATM取款、电费和社保等费用代收等、2001年创立seven bank)、可以手机支付的nanako(nanako是7-11的一种电子预付卡,2007年导入门店)。

  4、国内观光游客的增加,很多7-11门店还增设了同声传译系统,开发银联卡、支付宝等支付方式。

  对于这样的一些变化,川边教授从经济背景、社会现状、家庭结构等多方面做出来详细分析。

  1、竞争很激烈,日本国内便利店市场基本饱和,大概有52000家,7-11、全家和罗森的门店总数占比超过90%以上;

  2、电商等其他业态对于便利店的融合也非常快,比如零售与餐饮之间的区别越来越小,便利店与食品超市之间的区别也慢慢变得小;

  3、单身人口与双薪家庭的增多,消费主力从年轻人、成年男性开始转向单身人群、老年人和女性。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便利店的消费群体中,50岁以上占据40%,而女性占总消费群体的49%;

  4、便利店日益成为居民的生活据点,特别是在2011年日本大地震之后,便利店在物资配送、保护老人和孩子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面对人力和竞争,信息化和新技术也开始慢慢地导入门店,节省人力,例如触摸屏订货终端、扫描式盘点工具、自助收银机器人等。

  当下被炒的火热的无人便利,其实也被7-11列入计划日程。据透露,7-11计划利用IC电子标签和AI技术,到2025年全面导入无人门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