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线:上海日化产品抢购潮调查
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生鲜果蔬货架

生鲜果蔬货架 生鲜果蔬货架

联系我们Contact Us

第一线:上海日化产品抢购潮调查

时间: 2024-06-01 10:12:53 |   作者: 生鲜果蔬货架

  • 产品概述

  传闻称日化用品巨头密谋联手涨价,导致市场出现日化品抢购潮。至上周六,这股抢购风潮已“部分”平息:此前被新闻公开报道的超市没再次出现抢购潮,而未在此前报道中被提及的超市,仍出现部分日化用品断货现象。

  3月27日下午,网易财经编辑走访了《日化业掀起大规模涨价潮联合利华、宝洁“领跑”》报道中提及的数家大中型超市,日化用品销售员异口同声,“我们没接到涨价通知”,在日化用品货架上,也没再次出现数日前所谓“货架空空”的情形。但当网易财经编辑在未经媒体曝光的百联中环购物广场的世纪华联超市赫然发现,洗衣粉和洗洁精几乎被抢购一空。

  上周有新闻媒体报道称,以联合利华、宝洁等为首的日化企业酝酿在3月底4月初大规模涨价,平均涨幅达10%。

  并非空穴来风,作为传闻称联手涨价风潮的核心公司之一,联合利华大中华区副总裁曾锡文表示,“因上游原料价格持续上涨,因此只能提升产品价格,以缓解成本上升压力”。

  尽管曾锡文并未承认(当然也不可能承认)与宝洁公司联手涨价之事,但在上海市发改委之隶属单位上海市物价局一位不愿署名的官员则向网易财经表示,“他们这次涨价,联手大概能确定。”

  上海市发改委物价局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我们也很关注这件事,正在外围调查,收集证据”,但该负责人同时强调,“即使是他们(指日化生产商)真的联手涨价,如果缺乏书面证据,我们也无法就最终的市场结果,指控他们触犯《反垄断法》”。

  上周日下午,网易财经编辑走访此前由《新闻晚报》于3月23日发表的《日化业掀起大规模涨价潮联合利华、宝洁“领跑”》报道提及的数家大中型超市,日化用品销售员异口同声,“我们没有接到涨价通知”,在日化用品货架上,也没有出现数日前所谓“货架空空”的情形。

  中山公园家乐福超市日化用品货架上货源充足,各个品牌的日化用品布满货架,此处顾客数量不多,完全没有“抢购”的气氛;在武宁路家乐福,网易财经编辑看到的情况和中山公园类似,也没抢购潮;在乐购镇宁店,同样无人潮如涌的抢购风潮出现;在万航渡路1490号对面的一家小型联华超市,日化用品货架前只有一个售货员,她向网易财经编辑表示,“涨价?没听说,我们没涨价”。

  但网易财经编辑于上周日晚上,在普陀区线号百联中环购物广场的世纪华联超市赫然发现,洗衣粉和洗洁精几乎被抢购一空,其中汰渍、碧浪、纳爱斯、立白、雕牌几个常见品牌的洗衣粉已断货。该处售货员不让拍照,有售货员私下承认,“听说是要涨价”。

  网易财经编辑在现场随机与一位市民攀谈,这位市民表示,“报纸上说日化用品要涨价,我来看看。前几天,在公司我同事跟我说,她妈妈不知道在哪里听到洗化要涨价,跑超市买去了。正好我家洗衣粉用完,我来买点。”

  “我想买雕牌大包装(标准容量1.905Kg)的洗衣粉,没买到,立白的也没了。”该市民表示。网易财经编辑在货架上确实没看到她说的这两种品牌的洗衣粉。售货员也向网易财经证实,“(肥皂)卖完了”“这两天卖得特别快,比平时多了50%左右的销量”。

  从传闻涉及的日化用品生产商那里传出的消息是,广州日报和新闻晚报报道的消息,“以联合利华、宝洁等为首的日化企业酝酿在3月底4月初大规模涨价,平均涨幅达10%”,并无虚假。

  据联合利华大中华区副总裁曾锡文介绍,涨价是真,但不是与宝洁公司联手,“这不是我们一家,是整个行业已经这么做了,我们不可能商量的,因为那样违反《反垄断法》,(如果我们真的联手涨价)是要被处罚的。”

  尽管曾锡文并未承认(当然也不可能承认)与宝洁公司联手涨价之事,但在上海市发改委之隶属单位上海市物价局一位不愿署名的官员看来,联手之事是存在的。这位官员表示,“他们这次涨价,联手大致能确定。”

  为什么不能对此做出法律行为的反应?该官员表示,“一般来说,这种串通涨价行为,都是口头通知,比如一个电话,或者开会通过,不形成书面文件,我们没书面证据,也没有录音证明,证据不足,无法指控。”

  “我们将继续重视此事进展,同时在外围调查,收集证据。”但这位官员强调,目前这些努力对于最后形成法律指控的帮助不大,因为缺乏有力的指控证据。

  据一位行业观察家分析,物价局该官员的表态应该是真实的,“因为宝洁和联合利华都是跨国公司,物价局根本没必要庇护。”

  据东方卫视报道,联合利华和宝洁公司所生产的日化用品,占中国日化消费市场占有率的50%-60%,一旦联合提价,将推高整体日化用品的行业价格。届时国产日化用品生产商也会跟风提价,而物价局如果缺乏证据,将无法对首先联合推价的公司做法律指控,从而无法约束全行业的提价行为。

  对此,有要求匿名的市场人士向网易财经编辑表示,从此事所表现出的市场事实来看,对占据市场强势地位的企业如何监管,是如今摆在政府面前的严峻挑战。“如果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的企业都这么做,请问政府如何监管?总要拿出办法来,否则消费者怎么办?”

  上海市发改委物价局相关负责人则表示,“我们也很关注这件事,正在外围调查,收集证据”,但该负责人同时强调,“即使是他们(指日化生产商)真的联手涨价,如果缺乏书面证据,我们也无法就最终的市场结果,指控他们触犯《反垄断法》”。

  曾锡文表示,“从下个月开始,我们将陆续对洗涤类、个人洗护产品价格做调整,平均涨幅不会超过10%。”

  普陀区线号百联中环购物广场的世纪华联超市日化用品销售员向网易财经编辑表示,“日化用品价格下个月开始调价,幅度在10%-15%。涉及哪些品牌目前还不清楚。”

  对于上调日化用品价格的原因,曾锡文表示,是因为上游原料价格因油价暴涨而上涨,导致压缩下游日化用品的利润空间。

  “国际油价从50美元上涨到了100美元,带动整个石油附加产品价格的上调。其中洗涤用品中常用的表面活性剂上涨60%,食品和洗发水、肥皂中都含有的棕榈油上涨50%以上,无机化工原料涨幅超过40%。此外,油价的升高还带动了运费上涨。”曾锡文表示,这些原料价格持续上涨,最后直接带动日化用品成本增加约20%,因此日化用品终端销售价格上调压力较大。

  据网易财经编辑了解,洗衣粉和洗洁精两大类洗涤用品的原料主要是石油衍生物:洗衣粉主要的组成原材料磺酸是石油提炼而得,由于原油价格持续上涨,磺酸价涨幅几乎达到50%。

  综合中国化工网信息不难发现,以洗衣粉总成本1万元/吨为例,原来每1000克洗衣粉的石油提炼物的成本价在5元,而现在,1000克洗衣粉内石油提炼物的成本达7.5元。

  据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市场部一位负责的人介绍,在国际油价涨价前,洗衣粉毛利润一般维持在20%-30%,油价上涨后,即使一直在改进生产的基本工艺,洗衣粉将亏本。“至少涨价10%才能打平成本,并稍有薄利。”这位负责人表示。

  这位负责人同时称,“国际油价不断上涨,将使下游化工原料价格随之上涨,并将影响所有与化工原料有关的终端产品,比如化妆品和塑料。能预见,如果油价持续上涨,那么接下来涨价的必然是化妆品和塑料制品及塑料衍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