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812】归雁还巢 逐梦前行
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商超便利系列 > 药店货架

【48812】归雁还巢 逐梦前行

时间: 2024-05-21 20:19:41 |   作者: 药店货架

  • 产品概述

  近期,记者走进本年我省创业大赛获奖的青年创客,感触他们锐意进取的芳华,记载他们精彩纷呈的进程。

  走进翼城县西阎镇曹公村食用菌栽培大棚,一把把花样“小伞”在菌棒上撑开。摆放菌袋、采摘香菇、称重装筐,处处都是工作人员繁忙的身影。

  侯东升弓着身子络绎“伞”间,安静细心地检查菌棒和大棚温湿度。“一个菌棒能够长1斤多香菇,像这样一个棚里有15000多个菌棒。现在每天能产2万多斤。”看着朵朵香菇,侯东升满脸高兴。

  本年30岁的侯东升是土生土长的曹公人。小时候跟从父亲进山采山珍的阅历,让他迷上了食用菌。上大学时,他坚决果断填报了生物工程专业。曹公村地处中条山林区边际,共同的小区域气候是质量优秀野生菌类的天然栽培场。因而结业后,他谢绝北京、广州多家大公司的约请,顶着家人的不解,回到曹公村创业。

  没资金,他就瞒着没过门的妻子,用8.8万元彩礼钱买回钢管、塑料棚等资料;没工人,他就既当大工又当小工,大半天都待在几米高的架子上。菌棒上架后,他吃住在大棚里,像照料刚出生婴儿一般照料它们。为了香菇能卖个好价钱,他坐上客车到县城,背着几十斤香菇挨家挨户推销。

  因为为人老实、香菇质量高,慢慢地许多顾客成了回头客,销路也从周边的县市延伸到河南、河北、广东等地。跟着规划逐渐扩展,侯东升成立了山耳食用菌栽培专业协作社。每到6月—10月反季香菇出售的旺季,许多收买商景仰前来,排队等候收买他的香菇。

  为了让菇香飘满曹公村,侯东升每月举行4次免费训练班,合计训练菇农3000余人次,并将大棚免费租给乡亲们。在他的带领下,曹公村一改往日“白叟无活干、妇女闲在家”的局势,本村和周边村不少人一道成了协作社的工作工人。咱们都称他是“香菇小王子”。

  2019年,西阎镇党委依托协作社成立了香菇工业党支部,录用侯东升为党支部书记,推行食用菌栽培新技术、新品种、新形式,处理菇农和大众的实际困难和需求。

  “多年来,咱们研制了合适本地环境的历山醉氧系列香菇、猴头菇、赤松茸、羊肚菌、血银耳等,并在特征山珍十里走廊试种成功。一起又与山西农业大学共建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为研究生团队供给了可贵的实习场所和上山实训的时机。”侯东升细数着改变。

  现在,侯东升的协作社,累计出资1000万元,建造菌菇大棚80多个,年产量达160万斤,出售额达1100余万元。依托“翼城优品”品牌,出产的食用菌产品逐渐占据了全国干流商场。

  本年,侯东升取得省第六届乡村创业立异项目构思大赛农产品产销类二等奖。他坦言,下一步,将逐渐完善基地功用,发挥本地资源尤其是食用菌资源优势,延伸工业链条,添加食用菌加工项目,对接直播团队,让香菇粉等产品使用互联网渠道面向全国。加强校企协作开展,持续加大菌种研制力度,推进西阎特优农产品融入省内外大商场,打响“西阎山珍”的特优品牌,为全方位推进翼城高水平开展奉献自己力气。

  走进天镇县李二口长城景区游客服务点,剪纸、帆布袋、水杯、手机壳等文创产品琳琅满目。货架上规整摆放的“天镇七日好粮”分外夺目。特别是包装印有长城、杏花等当地特征元素的产品,招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

  谁能想到,这些文创产品的原创者竟是个“90后”姑娘。“这是我规划的剪纸著作。因咱们村有错长城,周围有千亩杏林。每年杏花开时,风光特美。咱们取了个涵义叫长城见证百年美好,把李二口村宣扬出去。”天镇思阳文明构思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思阳指着一幅著作说。

  2016年,从江汉大学环境艺术规划专业结业后,李思阳进入武汉市一家专业美术教育学习办理机关,先后担任校区教育主管、校长等职。在家人的期盼中生长为一名城市白领。

  但开展顺畅的李思阳一直放不下生她养她的家园。2019年,她回到老家,学习研究,寻觅合适李二口村和自己的新开展方向。

  “村里需求你这样有学历、有才能的年轻人。你乐意发挥自己的特长为村里做点事不?”2021年11月,村王志勇找到李思阳后,二人一拍即合。所以同年12月,在当地政府和人社部分的大力扶持下,李思阳成立了天镇思阳文明构思有限公司,敞开了她的文创生计。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从李二口长城和村里千亩杏林取得构思的李思阳,为李二口长城景区规划了一对吉祥物“城城”“杏杏”。它们圆头圆脑、憨态可掬的形象备受追捧,所以印有“城城”“杏杏”的手机壳、帆布袋等文创产品,一下成了景区乃至天镇县的新手刺。

  而李思阳主创的这组《天镇旅行文明构思产品》也在第五届“我国创翼”创业立异大赛山西选拔赛暨2022年山西省星火项目创业大赛决赛上取得服务业组一等奖的佳绩。

  “大赛也让我有了新思路。咱们这儿的传统小杂粮,包装粗陋、出售形式单一。提高它们的‘颜值’和‘内在’一定能带来新机遇。”

  所以,李思阳从养分配比着手,寻求北京航空总院的医学养分专家辅导,组成专业养分师团队。很快,她和团队就推出了“天镇七日好粮”。粗粮摄生、经典好粥、清热去火、养气补血四种品类的杂粮粥,让“天镇七日好粮”这个系列新产品在淘宝、京东、微信商城、景区等都深受欢迎。从田间到餐桌、从线下到线上、从天镇到北京,这位“90”后姑娘将天镇的小杂粮送到千家万户的餐桌上。文创+出产加工,不光提高了栽培户的收入,也为周边乡民带来很多工作岗位。“本年底,杂粮累计出售额有望达70万余元。”好粮总算卖上好价,李思阳难掩欣喜。

  粮食怎么与文创奇妙结合?土特产怎么玩出新花样?怎么将后续推出的“杏小妹”“甜糯糯”等农业文创产品赋予新的魂灵?李思阳和她的团队在文创的路上持续探究着。(张丽媛 宋榜娟 贾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