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8-18 22:57:56 | 作者: 日化货架
央广网长春8月16日音讯(记者张学龙)15日清晨,长春农博园3号馆的直播间里,主播正举着一根黄澄澄的鲜食玉米,镜头前的玉米粒饱满得能掐出浆来。“家人们看过来,这便是咱吉林黑土地种出来的鲜食玉米,甜糯多汁,早上蒸一根当早餐,健康又便利!”话音刚落,后台订单提示音连成一片。
这一天,第二十四届我国长春国际农业·食物饱览(买卖)会正式开幕,这场接连举行24年的农业展会,正用最鲜活的场景诠释着“很吉林”的丰厚内在——这里有黑土地的厚重,有科技破题的才智,有数字化的经济的生机,更有“吉字号”品牌走向全国的底气。
走进农博园1号馆,吉林省九市州的特征农产品顺次排开:白城的燕麦米带着草原的幽香,延边的辣白菜泛着朝鲜族风味的红亮,通化的山葡萄酒在杯中摇曳出琥珀色的光。而在不远处的3号馆,来自广东的荔枝、浙江的茶叶与长白山人参、吉林大米同台露脸,构成一幅“全国农产聚吉林”的画卷。
但本年的农博会,热烈不止于线号馆的“流量经济直播间”里,抖音头部达人罗凤魁正现场炖着人参鸡汤,浑厚的香气透过屏幕飘向全国;淘宝吃货直播间的主播拿着镇赉大米,向5619万粉丝展现“能插根筷子发芽”的黑土法力。选用“24小时直播接力”形式,这些直播间从开幕当天8时到次日8时,招引超360万人次围观,累计出售破1400万元,多款产品上架即“秒空”。
这种“线下选品+线上云仓”的双线形式,源于农博会新建的“吉林省名优特农产品展销选品中心”。在这里,不只有展会10天的会集展销,更有全年不打烊的常态化运营。吉林省农业乡村厅多个方面数据显现,本年上半年,该省农产品网络出售额达140.2亿元,同比增加12.73%;乡村跨境电子商务进出口额36亿元,同比增加68.3%,帝王蟹、松子等特征产品出口额翻番。正如长春市政府副秘书长王文元所说:“农博会不再是‘一届展会一阵热’,而是让吉林农产品搭上数字快车,驶向更宽广的商场。”
在农博园栽培演示展的室外区域,两块土壤样本放在玻璃展柜里构成鲜明对比:一块是深褐色的黑土,攥在手里能成团,松开即散;另一块是泛着白碱的沙土,摸起来粗糙硌手。展板上的文字提醒着它们的身份——前者是吉林梨树县的黑土,后者是白城镇赉县的盐碱土,现在,它们都能长出亩产超千斤的粮食。
黑土地是吉林的“先天优势”。全省87%以上的犁地是黑土,9811万亩黑土犁地孕育了全国每10斤商品粮中就有1斤的“吉林奉献”。为看护这“犁地中的大熊猫”,吉林探究出的“梨树形式”已从2007年200多亩试验田,扩展到2024年东北三省一区超1亿亩推行面积。在农博园的“百药园”里,秸秆全掩盖的土壤上,人参、灵芝长势正旺,这正是“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技能的生动展现。
而盐碱地的蜕变,更藏着吉林农业的“后天尽力”。镇赉县曾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判定为“不适宜播种”,现在却年产20.6亿斤优质大米。在农博园的“菌物科技演示园”,省农科院培养的“吉粳816”水稻种类旁,屏幕循环播放着改进进程:引嫩江水洗盐压碱,让土壤pH值从9.3降到7.7;施用生物菌肥,唤醒土壤微生物生机;选用“稻渔归纳种养”,让河蟹与水稻共生共赢。“这是三代人三十多年的尽力。”省农科院副研究员马巍的话印在展板上,“咱们不过是站在了伟人膀子上。”
科技赋能下,吉林粮食产量已接连四年超800亿斤,2024年达853.2亿斤,单产居全国粮食主产省首位。从“风吹碱面白花花”到“塞北江南稻花香”,农博园里的每一株作物,都在叙述着吉林用科技破解犁地枷锁的故事。
在农博会4号馆的“吉字号”精品区,一块电子屏实时翻滚着数据:吉林大米累计出售1200吨,长白山人参线万单,鲜食玉米成为“淘宝吃货”专区销量冠军。这些数字背面,是“吉字号”农产品从“养在深闺”到“声名远播”的蜕变。
本届农博会专门设置“吉林大米十大地舆标志品牌”展现区,“镇赉大米”的展位前围满参观者。这个2017年才注册地舆标志的品牌,因当选2016年杭州G20峰会指定用米声名鹊起,现在经过农博会的品牌推介,已进入全国300多家商超。相同受重视的还有吉林梅花鹿产品,在“精品畜牧业展”区,鹿胎膏、鹿茸酒等深加工产品前,经销商们拿着订单洽谈协作,这场推介会已促进超5000万元的意向签约。
品牌的兴起离不开产业链的支撑。在农博园“种业及食物机械馆”,鸿翔、中种国际等头部企业展现的玉米、大豆新种类,为“吉字号”供给“芯片”保证;而在“农机配备展”,雷沃、沃得等企业的智能农机,正在演示怎样来完成“插秧、上肥、收割”全程数字化。吉林省农业乡村厅多个方面数据显现,本年上半年,全省新建续建农产品加工项目378个,规划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量达1515.96亿元,同比增加6.27%。从育种到加工,一条完好的产业链让“吉字号”既有质量,又有溢价。
正如展墙上的标语所言:“吉林的,我国的,国际的。”在农博会的舞台上,“吉字号”正以更自傲的姿势,从地域符号生长为全国顾客认可的质量标签。
暮色中的农博园,直播间的灯火仍旧亮堂,主播还在介绍着吉林的杂粮;室外栽培区的虫鸣里,孕育着下一季的丰盈。这场农业盛会,不只是吉林农业的“效果展”,更是我国现代农业高水平开展的“切片样本”——这里有黑土地的生态据守,有科技破题的立异才智,更有数字化的经济与传统农业碰撞出的无限或许。从长春农博园动身,吉林农业正以更高昂的姿势,书写着“端牢我国饭碗”的新答卷。
这场接连举行24年的农业展会,正用最鲜活的场景诠释着“很吉林”的丰厚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