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讯(记者/林涌浩)市区首批6家药品平价商店经过1个月试点后已正式运营,市民可到店中购买到300—500个品规的平价药品;今年内全市将建成30家药品平价商店……日前,惠州市药品平价商店建设工作现场会召开,记者走访发现,平价药店里的平价药品价格普遍低于市场平均价,其中部分药品价格低于市场价三成。
在首批6家平价药店之一的国泰大药房下角一分店,记者刚进门就看见店里挂满平价药店的标识,进门的左手边有三排货架张贴着平价药品区域的标识,货架旁的墙上悬挂着“药品平价商店”牌匾和平价承诺书。该店一名工作人员和记者说,平价区域销售的药品一共有400多个品规。
市物价局商品的价值科科长杨伟平介绍,药品平价商店从装潢的风格、形象设计、店内摆设都与普通药店不一样。“平价药店悬挂有物价部门颁发的平价商店牌匾,户外招牌、店内橱窗、药品标签都会贴出一个绿色笑脸的LOGO,店内需开辟‘药品平价专营区’。消费者能够最终靠这些来辨别真假平价药店。”杨伟平说。
平价药店的药价是不是真的“平价”?记者在该店“药品平价专营区”看到,999小儿感冒颗粒(6克×10袋装)该店每盒零售价为7元,众生丸售价12.5元/盒。根据物价部门调查,这两款药品的市场均价分别为10.3元和14.2元,平价药店的价格分别比市场均价低32%和12%。
根据市物价局有关法律法规,平价药店销售的平价药品价格,必须在不低于进货成本基础上,至少低于在广东省药品集中采购平台采购的医疗机构(不含实行零差率的医疗机构)销售药品价格的10%,同时还必须低于区域市场平均价10%以上。市物价局局长叶启灵表示,从目前6家试点药店运营情况看,目前都能做到。
国泰大药房下角一分店经理孔小姐介绍,平价药品销售基本没利润,他们店的平价药品销售价格都只是在进货价上加一些销售成本而已。试运营一个多月,在平价药品方面基本上没有赚钱。
“盈利方面,我们主要考虑能以薄利多销的方式吸引更加多的人来店里买药,从而带动非平价药品的销售,从中获得利润。”孔小姐介绍,平价药店已试运营了一个月,“平价”吸引了不少客源,全店药品的销售额比以前增加了20%以上,并且还在逐渐增加。
百姓缘医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温海燕和记者说,该公司与生产厂商直接联系,走产销对接的模式,减少了中间环节,降低了成本,所以才能将平价药品的价格压缩下来。
市物价局商品的价值科科长杨伟平和记者说,平价让利大多数来源于于通过产销对接,减少流通环节的成本,以量换价等措施。接下来物价部门还将组织药品零售连锁企业与上游药品生产公司进行价格谈判,通过尝试按照药品采购规模和企业承诺等协商机制,实现药品的产销对接。
同为平价商店,农副产品平价店在惠州已经是遍地开花,而平价药店在惠州乃至全省还是新生事物。在惠州市药品平价商店建设工作现场会上,市物价局局长叶启灵表示,惠州市已把建设30家药品平价商店列入市政府2013年十件民生实事之一,今年内将在全市建成30家平价药店。
叶启灵介绍,30家药品平价商店中,市区(含惠城、仲恺高新区)占17家,惠阳区、惠东县、博罗县各3家,龙门县和大亚湾区各2家。按照计划,到今年10月底,30家药品平价商店将全部完成建设,届时7个县区都将有平价药店。
“药品平价药店将发挥保供应、稳价格的作用,从而减轻市民看病就医的压力。”叶启灵说,从目前6家试点药店运营情况看,各家药店的平价药品销售价格都能做到既低于医院价格的10%,又低于市场平均价格10%以上,平均每间药品平价商店让利7000元,平均毛利率下降7%—13%。